清华电子院在孵企业科可瑞尔与中国商飞技术交流
紧抓机遇 创新发展 携手共同打造产学研合作新标杆
12月24日,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电子院)在孵企业科可瑞尔(天津)航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可瑞尔)携清华大学专家团队与中国商飞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技术交流,中国商飞项目中心主任赵春玲、大飞机创新谷副主任霍西恒、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师们、清华电子院常务副院长王瀚晟、科可瑞尔总经理杨铖等共计20多位专家、学者、工程师参加了技术交流。
霍西恒对清华大学、科可瑞尔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大飞机创新谷是一个创新的平台,将充分利用高校的先进技术成果和企业的工程化实践经验,创新推动先进技术在平台中加速工程化,最终实现装机目标。
王瀚晟代表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对本次的产学研合作交流表示欢迎。他表示清华大学在图像识别、人工智能、卫星通信、视频编解码等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希望利用本次交流合作的机会,将一些先进技术成果应用在国产大飞机上。
杨铖代表科可瑞尔对中国商飞对本次产学研合作交流的精心安排组织表示感谢,他表示科可瑞尔是一家专注于机载航空电子信息化系统设计、机载零部件设备自主研发和飞机改装设计业务综合发展的高科技企业,本着在民航领域积累多年工程技术应用的自主研发经验与飞机适航取证经验,三方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希望了解并持续跟踪协助中国商飞解决民用飞机研制过程中的一些“卡脖子”的痛点难点问题,为中国商飞在关键信息技术创新等核心战略领域提供强力支撑。
在技术交流环节,科可瑞尔林依刚介绍了该项目的系统架构方案、当前的技术推进情况及项目实现的可行性,清华大学王劲涛教授分享了图像识别、人工智能、可见光通信等先进技术在本项目中应用的可行性,清华大学葛宁教授分享了卫星通信先进技术在空地互联领域的应用情况,清华大学陶晓明教授分享了视频编解码先进技术当前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
技术交流结束后,赵春玲主任进行了总结发言,表示研制国产大飞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非常欢迎相关企业、高校利用自身的优势参与其中,本次技术交流中提到的图像识别、可见光通信、边缘计算、内容加速、中轨卫星等前沿技术内容新颖,拓宽了大家的视野,结合中国商飞大飞机的实际应用需求,碰撞出了一些潜在应用的火花,后续希望未来加强合作,争取为国产大飞机项目发挥出各自的优势,打造出中国商飞创新谷平台产学研合作的新典范。
清华电子院作为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学科的成果转化基地,一直致力于推动需求和市场牵引下的技术应用。下一步,清华电子院将继续加大产业界和大企业的合作,坚持“以用立业”,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